最近幾十年來人們對殺蟲植物活性成分的化學結構、作用機理及作用方式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此為模板成功地合成了一些高效農用化學品如擬除蟲菊酯、氨基甲酸酯、新煙堿等,在害蟲綜合防治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植物源殺蟲劑一般具有選擇性強、毒性小、殘留低、作用方式獨特和害蟲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點。但大量試驗證明,該類化合物對光、熱不穩定,還存在藥效緩慢、殘效期短、易分解等弊端,所以目前主要是與化學農藥混用,以減少化學農藥的用量,延緩抗藥性的產生。
目前,光學活性的農藥的開發是農藥化學中比較活躍的研究領域。在生物活性方面,有些手性化合物表現出高的殺蟲、殺螨、殺菌或除草活性,而其對映體則表現出低活性或有藥害。手性農藥以較低的劑量達到較高的藥效,減少了農藥向田間的投入,在避免藥害與環境污染的同時,節省了大量的原料,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近年來農藥行業中增長較快的領域。因此,為了改善`天然活性分子的不足,發現新型高活性分子,運用活性因子疊加法設計合成了一類結`構新型的擬除蟲菊酯化合物,并將其應用于農作物害蟲的綜合防治。
據恒志信信息網報道類,針對現有技術,已成功研制一種具有潛在殺蟲活性的新型擬除蟲菊酯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擬除蟲菊酯化合物在農業害蟲防治中的應用及一種殺蟲劑,所述殺蟲劑含有所述的擬除蟲菊酯化合物。擬除蟲菊酯化合物占殺蟲劑重量的5?20%。可用作殺滅棉鈴蟲、小菜蛾、蚜蟲、甜菜夜蛾、粘蟲等重要農業害蟲及家蠅、淡色庫蚊等衛生害蟲的殺蟲劑或殺蟲劑的活性成分,可廣泛地應用于農作物害蟲的綜合防治。
通過系統的設計合成及活性篩選研究,構建了一類新型擬除蟲菊酯化合物,該類化合物具有明顯的殺蟲活性,能應用于農林害蟲的綜合防治過程中,并且該類化合物的制備過程簡單易行,原料易得,是一種具有一定應用前景的殺蟲活性物質。
新型擬除蟲菊酯化合物作為殺蟲劑,所能防控的害蟲并沒有特別限制,代表性害蟲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同翅目類昆蟲,如玉米蚜、菜蚜、棉蚜、桃蚜、甘藍蚜、豆蚜、煙粉虱、稻飛虱、褐飛虱、溫室白粉虱;鱗翅目類昆蟲,如小菜蛾、粘蟲、棉鈴蟲、棉紅鈴蟲、麥蛾、甘薯麥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煙夜蛾、煙蚜夜蛾、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豆莢螟、菜螟、稻縱卷葉螟、根結線蟲、亞洲玉米螟、大豆食心蟲;鞘翅目類昆蟲,如馬鈴薯甲蟲、金星步甲、麥穗步甲、黃曲條跳甲;纓翅目類昆蟲,如溫室薊馬、稻薊馬、煙薊馬、稻管薊馬、麥簡管薊馬;衛生類昆蟲,如淡色庫蚊、家蠅、果蠅、致倦庫蚊、美洲大蠊、德國小蠊、澳洲大蠊、埃及伊蚊、白紋伊蚊、嗜人按蚊、中華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蜱、跳蚤、革螨、恙螨、粉螨等。
該產品詳細制造技術工藝配方請見:《殺蟲劑原藥、中間體制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