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為了配合國家產業政策向廣大企業、科研院校提供3D打印陶瓷材料技術制造工藝配方匯編技術資料。資料中每個項目包含了最詳細的技術制造資料,現有技術問題及解決方案、產品生產工藝、配方、產品性能測試,對比分析。資料信息量大,實用性強,是從事新產品開發、參與市場競爭的必備工具。
【資料內容】生產工藝、配方
【出品單位】國際新技術資料網
【資料頁數】798頁
【項目數量】66項
【資料合訂本】1680元(上、下冊)
【郵寄方式】中通(免郵費) 順豐(郵費自理)
【電子版】1480元(PDF文檔 郵件發送)
1 | 一種水基3D打印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 包括以下組分:13%~28.7%去離子水,70%~85%陶瓷粉末,0.1%~0.5%有機分散劑,0.5%~1.5%有機凝膠,pH值為8~10;所述有機凝膠劑為可得然膠和聚乙烯醇的混合物。采用高分子有機物添加劑制備該陶瓷材料,大幅度降低了有機物使用量,減少了工藝步驟,同時還能保證陶瓷產品的質量。 |
2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陶瓷膏狀漿料的制備方法 | 步驟:S1:對氧化鋁陶瓷粉體進行前處理,得到表面改性氧化鋁陶瓷粉體;S2:將表面改性氧化鋁陶瓷粉體與配制好的光敏樹脂球磨混合后,加入分散劑、消泡劑和光引發劑繼續球磨,最后加入流變劑攪拌,經球磨混合均勻,靜置10小時以上,從而得到陶瓷膏狀漿料。制備得到的陶瓷膏狀漿料不僅分散均勻,而且具有優異的抗沉降性能,體系穩定性更優,脫脂后陶瓷坯體不易開裂,致密度更高。 |
3 | 一種高氣孔率和高強度的氧化鋁陶瓷及其3D打印制備方法 | 步驟;S1,將氧化鋁粉末和粘結劑混合均勻后噴霧造粒,得到造粒后的氧化鋁粉末;S2,造粒后的氧化鋁粉末和樹脂粉末混合,形成混合粉;S3,通過激光選區燒結將混合粉打印成陶瓷坯體;S4,將陶瓷生坯進行脫脂處理,得到脫脂后的陶瓷構件;S5,將脫脂的陶瓷構件進行燒結,得到高氣孔率和高強度的氧化鋁陶瓷。D打印制備方法,通過噴霧造粒、3D打印中的SLS、脫脂、燒結使氧化鋁骨架強度進一步提高;步驟簡單,易于實現,大幅度改善了氧化鋁陶瓷的強度性能。 |
4 | 一種3D打印用陶瓷漿料、陶瓷零件及其制備方法 | 陶瓷漿料包括第一組分及第二組分;所述第一組分包括陶瓷粉末以及有機粘結劑;其中,所述陶瓷粉末的含量為40體積%~50體積%,所述有機粘結劑的含量為50體積%~60體積%;所述第二組份包括硅烷偶聯劑、纖維素以及有機溶劑;其中,所述硅烷偶聯劑的含量為35體積%~45體積%,所述纖維素的含量為35體積%~45體積%,所述有機溶劑的含量為10體積%~30體積%;所述第一組分及第二組分的體積比為(1~3):1。通過改進陶瓷漿料,解決陶瓷零件在打印環節線條/層之間易出現間隙使零件致密度變大的問題,本申請具有適用范圍廣,成本低,易用于加工復雜形狀陶瓷零件的特點。 |
5 | 用于3D打印的齒科氧化鋯陶瓷漿料及制備方法及應用 | 通過不同粒徑氧化鋯粉體的顆粒級配進一步提高氧化鋯陶瓷漿料的流體特性以及打印坯體的機械性能,通過本發明方法制備的氧化鋯陶瓷漿料流變性能更好,可打印性更高,經擠出成形3D打印制備的陶瓷坯體在不改變陶瓷漿料固含量的情況下,相對密度、線性收縮率、抗彎強度等物理、機械性能都有所提高。 |
6 | 3D光固化氧化鋯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 包括:將稱取的光敏樹脂、光引發劑、分散劑、紫外吸收劑以及自由基阻聚劑加入球磨罐中進行第一球磨;在第一球磨結束后,再將稱取的納米氧化鋯粉體加入球磨罐中進行第二球磨,使球磨罐中的材料充分混合均勻;在第二球磨結束后,將球磨罐中的材料過濾、離心脫泡,得到3D光固化氧化鋯陶瓷漿料。通過這種方式,該漿料能夠為實現提高打印精度提供基礎配方。 |
7 | 一種用于3D打印的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包括:納米氧化鋯粉末50份,光引發劑2份,端羥基聚二丁烯13份,膨潤土6?8份,PAN碳纖維12份,氮化硅陶瓷粉1份;所述殼體的頂端固接有入料斗;所述殼體的內部轉動連接有粉碎輪;所述粉碎輪上固接有一號錐齒輪;所述一號錐齒輪上嚙合有二號錐齒輪;通過粉碎輪的轉動從而使二號皮帶輪轉動,二號皮帶輪的轉動可以使輸送輪把材料輸送至粉碎輪上,輸送輪配合限位板可以限制材料的濺射,使材料更容易被粉碎輪粉碎,避免材料濺射出殼體的內部誤傷工作人員,且材料濺射范圍受限,會提高材料的粉碎速度,從而提高材料粉碎的效率。 |
8 | 光固化連續纖維增韌氧化鋯陶瓷3D打印漿料及陶瓷化方法 | 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組分:1%~10%的碳纖維、35%~79%的氧化鋯超細陶瓷粉、2%~20%的導電相粉體、5%~20%的齊聚物、5%~20%的活性稀釋劑、0.5%~5%的光引發劑、0.1%~5%的分散劑以及1%~5%的消泡劑。還涉及一種光固化連續纖維增韌氧化鋯陶瓷3D打印漿料的制備方法以及一種光固化連續纖維增韌氧化鋯陶瓷3D打印漿料的陶瓷化方法。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增加漿料的強度與韌性且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 |
9 | 一種氧化鋯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3D打印氧化鋯陶瓷及其應用 | 提供的氧化鋯陶瓷漿料的組成包括改性氧化鋯粉、樹脂預混液、添加劑、光引發劑和熱引發劑;所述改性氧化鋯粉由氧化釔摻雜氧化鋯粉經甲基丙烯酸、3?(異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硬脂酸中的一種或幾種改性劑改性后得到;所述樹脂預混液的組分包括丙烯酸酯類低聚物、活性稀釋劑。提供的氧化鋯陶瓷漿料固含量高且粘度低,適用于紫外光、可見光的多種型號的DLP打印機,經3D打印、光固化、熱固化、脫脂和燒結得到的3D打印氧化鋯陶瓷密度高、力學性能優異,能夠滿足牙科修復體的力學性能標準。 |
10 | 一種3D打印彩色氧化鋯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該陶瓷漿料以質量百分數計,包括如下組分:彩色氧化鋯陶瓷粉體60~80%、分散劑1~10%、光引發劑0.2~10%、微米級二氧化硅7~20%、納米級二氧化硅1~7%、樹脂單體5~25%、增塑劑1~10%。本申請將二氧化硅粉末作為光固化漿料體系中的紫外光傳導介質,并采用微米、納米二氧化硅粉末進行級配,提高紫外光在彩色氧化鋯陶瓷漿料中的傳導,使得單層打印厚度在40um以上,且氧化鋯燒結體抗彎強度不低于300MPa;且二氧化硅在燒結過程中作為燒結助劑可以降低體系燒結溫度,降低著色劑在高溫燒結中的揮發損失。可以實現深色系彩色氧化鋯陶瓷復雜結構光固化成形,促進彩色氧化鋯陶瓷在裝飾領域的應用。 |
11 | 一種DLP-3D打印制備高性能氧化鋯陶瓷材料的方法 | 先進行氧化鋯陶瓷漿料制備,光固化處理得氧化鋯陶瓷坯體,再進行脫脂處理和分段燒結處理,其中燒結處理是將脫脂處理后的氧化鋯陶瓷坯體在真空下升溫至1000℃,保溫30~40min,然后通入氮氣,升溫至1250℃,保溫30min,再升溫至1450℃,保溫30min,降溫至1100℃,保溫30min,然后隨爐冷卻。本發明制備的氧化鋯陶瓷材料均勻性優異,物微裂紋、分層現象,具有優異的致密度,高達90.2~99.6%,孔洞、裂紋等缺陷少,材料的晶粒度為230~260nm,維氏硬度為13.9~14.6GPa,斷裂韌性為7.67~9.85MPa·m1/2,彎曲強度為449.3~462.7MPa。 |
12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用氧化鋯陶瓷粉體及其制備方法 | 包括以下組分:氧化鋯10?300份,硅烷偶聯劑0.5?10份,無水乙醇80?100份,去離子水5?20份,光引發劑0.01?0.1份,光敏樹脂1?5份。所述氧化鋯為干燥后的氧化鋯粉末。所述硅烷偶聯劑為帶有C=C雙鍵的硅烷偶聯劑。本發明采用兩步改性法對氧化鋯粉體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即先通過硅烷偶聯劑對氧化鋯粉體表面進行預改性,從而改變氧化鋯粉體的親水親油特性;之后,通過光敏樹脂的二次改性來進一步的提高氧化鋯粉體在光敏樹脂中的分散穩定性,二次改性后的氧化鋯粉體具有降粘和提升漿料儲存穩定性的特點。還提供了上述光固化3D打印用氧化鋯陶瓷粉體的制備方法。 |
13 | 一種高透氧化鋯陶瓷及其DLP-3D打印制備方法 | 將氧化鋯陶瓷漿料進行光固化打印成型,得到氧化鋯陶瓷生坯;將所述氧化鋯陶瓷生坯清洗、真空脫脂、兩步燒結,得到氧化鋯陶瓷樣品。氧化鋯陶瓷粉體包括光敏樹脂、分散劑、光引發劑,所述氧化鋯粉體的體積分數為40%~50%,光敏樹脂體積分數35%~65%,分散劑體積分數為1%~5%,光引發劑的體積分數為0.1%~1%。將氧化鋯粉體、蒸餾水、酸性分散劑、氨水混合、行星研磨、冷凍干燥,得到氧化鋯陶瓷粉體。與現有技術相比,獲得的氧化鋯陶瓷,有更高的力學性能、光學性能,可以很好的運用于醫療領域。 |
14 | 一種3D打印氧化鋯基義齒的漿料組合物 | 組成:氧化鋯陶瓷粉;粘結劑;溶劑:所述的氧化鋯陶瓷粉由以下組分組成:Al2O3、ZrO2、Si3N4、SiC;所述的粘結劑由以下組分組成:結合劑;增塑劑;分散劑;潤滑劑;所述的溶劑為離子水、酒精、氯仿、丙酮和四氫呋喃中的一種或任意多種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采用的混合組合物作為氧化鋯陶瓷粉漿料,通過3D打印的方式形成初步的模型,該粘結劑在擠出時,其流動性好,擠出料連續性強,在形成初步模型時,模型的強度高,可針對復雜的部分進行操作,可采用熱脫脂的方式進行成型,成型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內應力較小,逸出的氣體安全無毒,安全性高。 |
15 | 一種氧化鋯3D打印材料制備方法 | 步驟:將含鋯礦石和碳素含有物進行混合,進行電熔脫硅;在脫硅鋯中加入8%?13%摩爾分數的Y2O3,14%?26%摩爾分數的CaO,18%?24%摩爾分數的MgO,和≥15%摩爾分數的CeO2中一種或多種進行混合,進行晶型熔煉;冷卻,再進行二次熱處理得到氧化鋯晶體;粉碎;煅燒;噴霧干燥;晶化燒結;將所述氧化鋯3D打印粉與光敏樹脂、聚乙二醇、水混合均勻,本方案,制備得到的氧化鋯晶體穩定性高,出現裂縫的情況小,使用該氧化鋯晶體制得的3D打印用氧化鋯漿料純度高、粒度均勻。 |
16 | 一種3D打印氧化鋯復合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該漿料包括陶瓷粉末,表面改性劑,分散劑,交聯劑,稀釋劑,光引發劑;表面改性劑、分散劑、交聯劑、稀釋劑、光引發劑的質量分別為陶瓷粉末質量的8%~12%、2%~6%、12%~15%、13%~16%、3%~6%;陶瓷粉末的粒徑≤10μm;陶瓷粉末中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氧化鋯80%~94%,氧化釔1.5%~12%,氧化鋁4.5%~15%。特定的組分配比使該漿料在高固含量的同時,能保持較低的粘度且可以支撐3D打印成型,不會影響最終所得到的陶瓷的性能,所得到的陶瓷力學性能優異。 |
17 | 一種用于無模直寫3D打印的鈦酸鋇復合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該復合陶瓷漿料按重量比例計的組成為:BaTiO3粉體為70?88%,粘結劑為1.5?3.5%,去離子水為余量。利用無模直寫3D打印技術實現復合漿料的三維成型,利用后續的燒結過程強化結構。本發明所得的陶瓷漿料具有負載量高和簡單易制備的優勢,符合3D打印直接成型的需求,擴展了3D打印材料的種類,并且經過燒結后的打印樣品實現了陶瓷致密化,使其具有高的強度及高介電常數,并且保持較為完整的結構,可以應用于電磁波調制器件、電磁屏蔽、壓電和電容器材料。 |
18 | 一種DLP光固化3D打印用無鉛壓電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 組分包括:偶聯劑改性鈮酸鉀鈉粉體,自由基型光敏樹脂,稀釋劑,自由基型引發劑,分散劑,防沉劑,消泡劑,附著力促進劑,調色劑;自由基型光敏樹脂包括二官能度、三官能度及六官能度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選取特定自由基型光敏樹脂與稀釋劑組合,使漿料體積固體高,粘度低,流動性好,固化反應速度快,滿足快速打印需求;使用偶聯劑對鈮酸鉀鈉粉體改性,并配合分散劑和防沉劑使用,顯著降低粉體沉降速率,提升漿料保質期;同時加入附著力促進劑和調色劑,提高打印精度,燒結后產品致密度高,壓電性能好。 |
19 | 一種DLP光固化3D打印偏鈮酸鉛壓電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 制備方法包括:制備偏鈮酸鉛壓電陶瓷預燒粉體;制備DLP光固化3D打印用偏鈮酸鉛壓電陶瓷漿;DLP光固化3D打印壓電陶瓷生胚;將3D打印偏鈮酸鉛壓電陶瓷生坯進行脫脂、燒結,得到壓電陶瓷材料。本發明選取自由基光敏樹脂和助劑組合,使漿料固含量高、流動性好、固化速度快,滿足打印及陶瓷制備要求,燒結后壓電陶瓷的致密度高,壓電性能好。 |
20 | 一種光聚合3D打印Ce:LuAG墨水、在熒光陶瓷材料中的應用、及其增材制造方法 | 解決了熒光陶瓷異形器件成型困難的問題,具有無需模具、工藝簡單、智能制造、成本可控的優勢;通過將熒光陶瓷前驅粉均勻的分散在光敏樹脂中,得到高固含量,低粘度的紫外光固化的陶瓷墨水,并且根據實際應用場景設計器件3D結構,將3D模型切片后傳輸給3D打印機,最終得到陶瓷坯;經過熱處理后得到超半球熒光陶瓷器件。 |
21 | 適用于光固化3D打印的氧化鈰陶瓷漿料、制備及成型方法 | 包括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鈰陶瓷粉體、低吸光度粉體填料、漿料液相和光引發劑,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鈰陶瓷粉體為表面附著分散劑的氧化鈰陶瓷粉體;能夠實現氧化鈰陶瓷樣件的光固化3D打印成型及復雜多孔結構的制備。 |
22 | 一種3D打印用石墨材料、制備方法及打印方法 | 包括炭黑粉末和石墨粉末,所述炭黑粉末與所述石墨粉末的質量比為(0.5?10):(99.5?90),且所述炭黑粉末的粒徑為10?500nm,所述石墨粉末的粒徑為10?110um。本申請還涉及一種打印用石墨材料的制備方法及3D打印方法。本方案能夠解決目前采用3D打印技術較難產出結構復雜且性能優異的石墨制品的問題。 |
23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的力致發光陶瓷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 制備方法包括步驟:將活性稀釋劑和交聯劑進行預混合,得到樹脂預混合漿料;然后加入陶瓷粉末進行攪拌,得到第一混合漿料;繼續加入分散劑、偶聯劑和光引發劑進行攪拌,得到第二混合漿料;最后加入助燒劑,經攪拌、消泡處理后,得到前驅體漿料;所述前驅體漿料進行光固化3D打印得到的前驅體陶瓷素坯進行燒結處理,得到力致發光陶瓷。實現了力致發光材料和光固化3D打印技術的結合,該力致發光陶瓷不僅可以將機械能轉化為光能,同時還有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化學穩定性高、強度高等優點,拓展了力致發光材料和3D打印的應用領域。 |
24 | 一種微點陣結構先驅體轉化陶瓷的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方法 | 首先對環氧硅酮樹脂進行丙烯酸改性,之后添加光引發劑和光吸收劑,對得到的體系進行光固化3D打印,固化成型后,得到微點陣結構先驅體,之后對其進行熱解處理,即得微點陣結構先驅體轉化陶瓷。本發明實現了微點陣結構先驅體轉化陶瓷的一體成型光固化3D打印,具有制備工藝簡單、打印精度高的特點,為具有復雜結構的先驅體轉化陶瓷的高精度加工提供了方向。 |
25 | 一種用于3D打印的高溫寬頻吸波超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用于3D打印的高溫寬頻吸波超材料包括n×m個呈陣列排布的單元結構,n≥2,m≥2;所述單元結構為以下四種結構類型中的一種。按照用于3D打印的高溫寬頻吸波超材料的結構,以陶瓷前驅體為原料,采用3D打印技術進行打印,得到陶瓷素坯;將陶瓷素坯進行熱解,得到高溫寬頻吸波超材料。用于3D打印的高溫寬頻吸波超材料結構可適用于3D打印前驅體轉換陶瓷的高溫吸波性能提高,本征介電實部在8?50,虛部在5?30范圍內的陶瓷均可通過結構參數優化調節等效介電參數和阻抗匹配,在單一厚度下可實現25℃到700℃之間X波段的寬頻覆蓋。 |
26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制備PDC-RESiOC陶瓷的方法 | 將四氫呋喃和三丙二醇單甲醚混勻得到溶液A,依次將聚砜和3?(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溶液A中,酸性水解12~14h得到溶液C;在溫度45~55℃下蒸發去除溶液C中溶劑四氫呋喃,保留溶劑三丙二醇單甲醚得到溶液D;將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加入到溶液D中混合均勻,再依次加入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氧化膦和稀土鹽,混合均勻得到光固化預制溶液;根據預設計陶瓷結構,光固化預制溶液經3D打印得到3D預制件;3D預制件置于氬氣氛圍下加熱至溫度900~1200℃并恒溫熱解2~4h,得到致密PDC?RESiOC陶瓷。可通過控制稀土鹽的含量,調整電磁參數和微波吸收性能。 |
27 | 一種3D打印B4C基復合陶瓷的制備方法 | 由以下組分組成,B4C:50~80%、有機樹脂:20~50%、球狀石墨:0~5%,上述組分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其中,碳化硼的平均粒徑為1~10μm,有機樹脂的平均粒徑為5~50μm,球狀石墨的平均粒徑為3~30μm。3D打印成型工藝制備出的碳化硼基成形件具有較好的致密度,基本滿足當前B4C基復合陶瓷的質量要求,可靠性較高,不需要使用模具,極大地降低了制備溫度。 |
28 | 一種3D打印碳化硼陶瓷漿料制備成品的方法 | 首先對碳化硼陶瓷粉料與增韌劑進行預磨及預混,對不同粒徑的燒結二相進行破碎混勻,獲得干粉混勻料之后,加入添加劑,最后加入水獲得漿料,通過控制外用添加劑的配比,控制陶瓷漿料的固含量,借助外加熱場的作用,使得陶瓷獲得清晰強韌的骨架結構,加入增韌劑,提高陶瓷的宏觀性能。獲得高固含量,低孔隙率,單層塌料率低的直寫3D打印點陣碳化硼陶瓷漿料成品。 |
29 | 一種常壓固相燒結碳化硅陶瓷3D打印線材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常壓固相燒結碳化硅陶瓷3D打印用陶瓷線材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碳化硅陶瓷粉體、含硼燒結助劑、碳燒結助劑、分散劑和溶劑混合,得到混合漿料;(2)將所得混合漿料經過烘干或噴霧干燥,得到混合粉體;(3)將所得混合粉體中加入塑性成型劑,攪拌混合均勻后,然后在180~250℃高溫混合12~24h,得到泥料;(4)根據所述塑性成型劑的特性,設置加熱溫度和擠出溫度,擠出成型,得到常壓固相燒結碳化硅陶瓷3D打印用陶瓷線材。 |
30 | 一種選擇性激光燒結多孔導電陶瓷3D打印耗材及制備方法 | 通過直接混合球磨法或二甲苯溶液混合水洗法,得到選擇性激光燒結多孔導電陶瓷3D打印耗材,利用激光3D打印機打印出多孔導電陶瓷生坯,經過熱脫脂和燒結后,得到陶瓷燒結件。本發明的選擇性激光燒結多孔導電陶瓷3D打印耗材,無需使用造孔劑,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具備量產的條件,能夠在多孔導電陶瓷體無需做成薄片的前提下,解決多孔導電陶瓷霧化芯熱熔大和導油儲油的技術問題。 |
31 | 一種適用于高折射率高吸收率陶瓷粉體的光固化3D打印漿料及制備方法 | (1)將單官光固化單體、雙官光固化單體和三官光固化單體配制成單體溶劑;將高折射率光固化單體和聚氨酯丙烯酸酯加入至單體溶劑中,形成預混液;高折射率光固化單體的折射率高于或等于1.57;(2)向預混液中加入高折射率高吸收率陶瓷粉體形成陶瓷漿料;高折射率高吸收率陶瓷粉體為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0,吸收率大于或等于0.5;(3)向陶瓷漿料中逐步加入分散劑、光吸收劑和光引發劑,球磨后得到光固化3D打印漿料。通過本發明制備的漿料固化厚度高,能夠滿足光固化3D打印對漿料固化厚度的要求,打印陶瓷層間結合強,經燒結后力學和熱學性能優異。 |
32 | 3D打印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制備工藝 | 實現打印、清粉、取件三工位同時進行的3D打印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制備工藝。該3D打印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制備工藝包括步驟S1、選取SiC粉體以及粘接劑;S2、制備復合粉體;S3、打印SiC陶瓷初坯;S4、采用真空脫脂和PIP浸漬裂解工藝對SiC陶瓷初坯進行致密化處理。并且在步驟S3中采用3D打印激光燒結系統。采用該3D打印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制備工藝能夠實現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快速制備;制備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制備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
33 | 一種擠出成型3D打印高固含量高導熱碳化硅陶瓷制備方法 | 包括:稱取一定比例的碳化硅粉體與碳粉,混合均勻形成混合粉體;稱取一定質量的水,在水中加入粘結劑以及分散劑混合均勻,在混合好的水溶液中加入混合粉體,攪拌均勻得到打印漿料將預制體進行真空滲硅處理得到致密化的碳化硅陶瓷。工藝步驟簡單,可制備高固相含量的打印漿料,有利于碳化硅陶瓷的成型以致密化,且生產出的碳化硅陶瓷件的形狀更為復雜精確,致密度和導熱率高。 |
34 | 一種表面氧化修飾碳化硅粉的陶瓷漿料3D打印方法 | 包括以下步驟在氧化制度下獲得表面氧化的亞微米級碳化硅粉,配制用于打開氧化后團聚粉體的研磨液,然后將氧化過后的碳化硅粉與研磨液混合成第一懸浮液進行球磨并烘干研成粉末。通過物理改性的手段使顆粒氧化可以改變漿料的流變行為,降低粉體吸光度,提高粉體折射率,從而可以制備出高固相含量的漿料。之后將改性后的碳化硅粉與分散劑和光引發劑以恰當的比例制備出分散性較好的碳化硅陶瓷漿料。分散劑不僅合理的降低的漿料的粘度,也使碳化硅漿料分散的更加均勻,與選擇的光引發劑合理的復配使用,提高了漿料的固化深度,使得碳化硅陶瓷坯體的成品率提高。 |
35 | 一種高致密度高強度的3D打印碳化硅陶瓷制備方法 | 包括以下步驟:粉體制備:將碳化硅物料加入到水中,再加入碳化硅小球,接著加入堿性分散劑,離心球磨,干燥、打散、分級,得到粉體;素坯制備:將粉體吊裝到3D打印機的儲料罐中,與固化劑進行混砂,并由噴頭噴出樹脂粘結劑進行粘結劑噴射打印,得到素坯;清洗浮沙;高溫脫脂;氣相滲碳;有機物浸漬裂解;反應燒結滲硅:利用焙燒料對坯體D在100pa?1000pa真空度、1600?1700℃下進行燒結,得到碳化硅陶瓷。 |
36 | 一種低成本、無污染水溶性粘結劑3D打印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 該制備方法包括:1)先將聚乙烯醇和第一改性劑混合,再與增塑劑混合,得到增塑后的改性聚乙烯醇;(2)將碳化硅陶瓷粉末、第二改性劑和炭黑混合得到,得到改性碳化硅和炭黑的混合粉末;3)將所得改性碳化硅和炭黑的混合粉末、增塑后的改性聚乙烯醇和有機粘結劑進行混煉均勻并破碎造粒,得到碳化硅打印料;(4)將所得碳化硅打印料3D打印成型,得到碳化硅陶瓷素坯;(5)將所得碳化硅陶瓷素坯經過脫脂,得到碳化硅陶瓷脫脂坯體;(6)將碳化硅陶瓷脫脂坯體經過熔融滲硅反應燒結,得到3D打印碳化硅陶瓷。 |
37 | 一種陶瓷復合材料3D打印線材的制備方法 | 步驟(1)中復配陶瓷粉體漿料包括改性碳化硅粉體、氧化鎂粉體與改性二氧化鈦粉體,改性碳化硅粉體的原料包括十八胺聚氧乙烯醚、聚苯乙烯磺酸鈉與碳化硅。制備的線材通過FDM技術3D打印得到的陶瓷產品,產品質量得到提升。 |
38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用SiC陶瓷光敏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 光固化3D打印用SiC陶瓷光敏漿料包括光敏樹脂、碳化硅粉和級配二氧化硅粉;所述光敏漿料中碳化硅粉的含量為25~40vol%;所述級配二氧化硅粉由粗粒徑二氧化硅粉和細粒徑二氧化硅粉按照質量比10:0~0:10級配而成;所述級配二氧化硅粉與光敏樹脂的體積比為(0.05~0.2):1。所述光固化3D打印用SiC陶瓷光敏漿料通過引入具有低吸光度的級配二氧化硅作為填料以提升漿料的可打印性。 |
39 | 光固化3D打印用碳化硅陶瓷漿料的制備方法與應用 | 步驟:(1)將碳化硅均勻分散到有機硅先驅體中,固化后得到有機硅先驅體包覆的碳化硅粉末;(2)將活性稀釋劑單體、光引發劑和分散劑混合攪拌,然后加入有機硅先驅體包覆的碳化硅粉末繼續攪拌,即得光固化3D打印用碳化硅陶瓷漿料。所述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所制得的碳化硅陶瓷漿料固化深度好、固含量高以及打印成型性能優異,為后續高精度、高性能碳化硅陶瓷的制備奠定了基礎。 |
40 | 一種基于粉體熔融沉積法的3D打印成型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組分:高導熱粉體材料1%?90%;主鏈粘結劑1%?20%;潤滑劑10%?30%;表面活性劑0.1%?5%;分散劑0.1%?5%;其中,所述高導熱粉體材料為金屬粉、金屬硅粉、石墨烯、碳化硅、炭黑、石墨粉、碳納米管和金屬氧化物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主鏈粘結劑為熱塑性聚合物,所述混合料的固含量為60?80wt%。還提供了一種如上所述的3D打印成型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提供的一種3D打印成型復合材料,流動性好、強度高,適合制備復雜程度高的部件。 |
41 | 一種陶瓷打印材料的制備方法、3D打印方法和陶瓷制品 | 包括以下步驟:制作光敏樹脂;制作吸波材料:將粒徑為10~20μm的碳化硅粉末和碳納米管粉體在無水乙醇中混合,然后超聲15~45分鐘、烘干和過篩后,添加粒徑小于10μm的羰基鐵粉,最后放到混料機中進行混料。采用含有吸波材料的陶瓷前驅體漿料進行3D打印,并且通過噴涂設備在陶瓷生坯上涂覆吸波效率較高的材料,燒結過程中的溫度均勻,能量利用率高,能夠縮短燒結的時間,提高陶瓷制品的質量。 |
42 | 一種3D打印制備高導熱高強Si/SiC陶瓷材料的方法 | 所述3D打印制備高導熱高強Si/SiC陶瓷材料的方法,包括:將碳化硅粉末和表面活性劑進行混合,得到改性碳化硅粉末;將含碳源的碳化硅坯體和Si顆粒混合后,進行反應燒結,得到所述高導熱高強Si/SiC陶瓷材料。通過最密的顆粒級配,提高了成型坯體的密度;再通過溶劑脫脂和熱脫脂結合的方法,解決了脫脂過程中的變形、開裂等問題。 |
43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用碳化硅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為了獲得類球形的碳化硅一次粉末提高其堆積密度,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固化3D打印用碳化硅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碳化硅粉末和腐蝕液混合,先在50~70℃下加熱反應1~5分鐘min,再經離心、洗滌和干燥,得到所述光固化3D打印用碳化硅顆粒。方法通過將碳化硅原粉浸潤在腐蝕液中,消除了粉體的尖角,使碳化硅顆粒形狀逐漸變得球形化,制備碳化硅球形度可達0.8以上。 |
44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用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體的制備方法 |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3D打印碳化硅成型精度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固化3D打印用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將SiC陶瓷粉體在惰性氣氛中、800~1200℃下經過熱處理,制備所述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體。通過物理改性的手段,將粉體在特定的熱處理制度下獲得吸光度降低的,表面無二氧化硅雜質的亞微米級碳化硅粉。 |
45 | 一種直寫成型3D打印用碳化硅陶瓷漿料及其應用 | 所述碳化硅陶瓷漿料,包括以下組分:含不飽和基團的液態聚碳硅烷、自由基引發劑和碳化硅填料。所述碳化硅陶瓷漿料的應用,包括將碳化硅陶瓷漿料通過直寫成型為陶瓷構件生坯,再經熱處理轉化為SiC陶瓷構件或纖維增強的SiC陶瓷構件??蓽p少溶劑在直寫成型漿料中的含量,甚至避免溶劑在直寫成型漿料中的存在,從而降低轉化SiC陶瓷構件中的孔隙率和熱解收縮率。液態聚碳硅烷配合自由基引發劑使用,結合熱臺溫度調節,可實現碳化硅陶瓷漿料快速固化成型,無需粘結劑以及單獨的交聯固化過程。 |
46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用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 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計算的制備原料:聚硅氧烷30~70份;硅烷偶聯劑20~60份;丙烯酸丁酯5~20份;光引發劑0.1~5份;光吸收劑0.01~0.5份。本發明采用光固化3D打印用陶瓷漿料進行打印,其成型精度非常高、陶瓷產率高和力學性能高。 |
47 | 一種適用于墨水直寫技術的3D打印碳化硅漿料及其制備 | 該漿料包含質量分數為0.3~1%的絲瓜絡纖維素和40~60%的碳化硅陶瓷粉體。絲瓜絡纖維素作為分散劑均勻散布在碳化硅顆粒中,在燒結過程中纖維素經過碳化可以起到連接碳化硅顆粒提高強度的作用,同時可以提高整體的導電性。打印的多孔碳化硅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性能和可控的導熱性能。 |
48 | 一種粉末擠出3D打印成型反應燒結碳化硅陶瓷的制備方法 | 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碳化硅粉體、炭黑組成的無機粉體,以及表面活性劑進行混合,得到改性粉末;將改性粉末與有機粘結劑混煉均勻,破碎造粒,得到碳化硅混合料;所述碳化硅粉體的質量占無機粉體質量的50?90wt%,炭黑的質量占無機粉體質量的10?50wt%;將碳化硅混合料粉末擠出3D打印成型為碳化硅陶瓷生坯;熱脫脂,得到碳化硅陶瓷脫脂坯;將碳化硅陶瓷脫脂坯與Si粒按照1:1?2的質量比混合,進行反應燒結,得到所述粉末擠出3D打印成型反應燒結碳化硅陶瓷。 |
49 | 一種3D打印常壓固相燒結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 步驟:(1)將碳化硅陶瓷粉體、含硼燒結助劑、含碳燒結助劑、表面活性劑在溶劑中混合得到混合漿料,經干燥、破碎、過篩,得到陶瓷改性原料粉體;(2)將陶瓷改性原料粉體在密煉機中預熱,然后加入粘結劑并進行混煉,得到泥料,經冷卻、造粒,得到顆粒狀打印料;(3)將顆粒狀打印料通過FDM 3D打印工藝成型,得到碳化硅陶瓷素坯;(4)將碳化硅陶瓷素坯進行脫脂除去粘結劑,常壓固相燒結致密化,得到所述3D打印常壓固相燒結碳化硅陶瓷。 |
50 | 一種3D打印用高固相含量光敏碳化硅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 碳化硅陶瓷漿料包括以質量百分比計的碳化硅陶瓷粉體75~85%,有機樹脂混合物15~25%,燒結助劑1~10%。有機樹脂混合物包括以質量份數計的有機樹脂80~95份,復合引發劑4~8份,復合分散劑1~6份。光敏碳化硅陶瓷漿料分散均勻,其固相含量是傳統陶瓷漿料的數倍,更易燒結出致密的碳化硅陶瓷。同時漿料粘度僅為2000~20000mPa·S,完全符合普通3D打印機對漿料粘度的要求,成功解決了目前由于3D打印用光敏碳化硅陶瓷漿料固相含量不高,無法用3D打印技術直接光固化成型的難題。 |
51 | 一種3D打印用水基氮氧化鋁透明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 所述3D打印用水基氮氧化鋁透明陶瓷漿料包括:Al2O3粉體、AlN粉體、二價金屬氧化物/鹽、稀土氧化物、弱酸、分散劑、增稠劑和水。 |
52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二硼化鋯基超高溫陶瓷漿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采用二硼化鋯基超高溫陶瓷溶膠?凝膠前驅體干凝膠粉末配制光固化打印漿料,能夠顯著提高光固化3D打印二硼化鋯基超高溫陶瓷漿料的固化深度。有利于打印高精度、無缺陷的二硼化鋯基超高溫陶瓷坯體。進一步的,結合對燒結溫度的合理選擇,本發明能夠獲得多孔二硼化鋯基超高溫陶瓷。 |
53 | 一種3D打印氮化硅漿料及氮化硅陶瓷的制備方法 | 3D打印氮化硅漿料,組分包括氮化硅粉體、光固化樹脂、光引發劑、分散劑、羥基化試劑、粉體改性劑和燒結助劑,所述氮化硅粉體的粒徑為0.1μm~1.0μm。本發明通過折射率高的光固化樹脂單體發揮主要的固化作用,有效提高了固化深度,單體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可以更好地引導光線進入漿料內部,使得固化深度顯著增加,實現了粒徑小的同時具有高的固化深度。還提供了氮化硅陶瓷的制備方法。 |
54 | 一種可用于3D打印工藝的氮化硅陶瓷配方及氮化硅陶瓷制備方法 | 陶瓷配方為:氮化硅粉75?85%、氧化硼粉3?6%或硼酸3?6%、氧化硅粉3?5%,氧化鋁粉3?6%、氧化釔粉3?6%、氮化硼粉3?5%。制備方法中采用的配制方法為:粉體稱重混合、水料比(1?2):1液相球磨、干燥、粉碎、100目過篩;制備過程包括:光敏固化成型或熔融沉積成型制備氮化硅坯體后,胚體進行燒結,其中400?800℃升溫速率為0.5?2℃/min,800?1300℃升溫速率為3?6℃/min,1300?1750℃升溫速率為5?10℃/min,最終的燒結溫度為1700?1800℃,保溫時間為1?2h。上述氮化硅陶瓷配方及制備方法,制備出的氮化硅陶瓷致密度可達到70?94%,彎曲強度達到200?300MPa,產品可用于航空航天領域。 |
55 | 一種基于DLP-3D打印的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 氮化硅陶瓷漿料包括光敏樹脂、分散劑、氮化硅粉體、光引發劑,按質量份數計為:氮化硅粉體60~80份,光敏樹脂10~30份,分散劑1~10份,光引發劑0.1~5份;光敏樹脂為單官能團樹脂、雙官能團樹脂、三官能團樹脂的混合物。將光敏樹脂、分散劑、氮化硅粉體混合攪拌均勻,加入氮化硅研磨球,球磨,加入光引發劑,繼續球磨,得到氮化硅陶瓷漿料,進行DLP?3D打印,清洗后得到氮化硅陶瓷生坯;將氮化硅陶瓷生坯脫脂排膠處理,氣壓燒結得到氮化硅陶瓷。與現有技術相比,可形成穩定的高固相含量、低粘度的氮化硅光敏漿料,DLP?3D打印可獲得力學性能優秀的氮化硅陶瓷。 |
56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氮化硅陶瓷制備方法及氮化硅陶瓷 | 通過改性氮化硅陶瓷粉體制備光固化料漿;光固化料漿通過3D打印技術制備氮化硅陶瓷坯體;將所述氮化硅陶瓷坯體進行排膠,得到氮化硅陶瓷初級坯體;將所述氮化硅陶瓷初級坯體進行燒結,得到氮化硅陶瓷;實現制備氮化硅陶瓷厚度大、成型性好,效率高、成品率高。 |
57 | 一種3D打印陶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 步驟:各原料以重量份數計;(1)將0.5~20份可光聚合預聚體、3~35份可光聚合單體、0.5~5份光引發劑、0.5~10份上轉換發光材料、0.25~5份表面活性劑和60~95份陶瓷粉體混合,制得3D打印陶瓷墨水;(2)按照預定的程序結構將陶瓷墨水進行近紅外光輔助墨水直寫3D打印,得到三維陶瓷結構預成型件;(3)將預成型件進行脫脂和燒結,得到陶瓷器件,即所述3D打印陶瓷復合材料。得到的陶瓷復合材料在近紅外激光激發下具有特定的熒光特性,可廣泛應用于防偽、溫度探測等領域。 |
58 | 一種3D打印氧化石墨烯-羥基磷灰石基生物陶瓷漿料、制備方法及應用 | 陶瓷漿料包括陶瓷粉末、光敏樹脂、分散劑、光引發劑、生物活性離子和氧化石墨烯。漿料中所有固相材料之間優勢互補,使得最終制備出的陶瓷支架具備優異力學性能和成骨成血管生物活性,材料打印精度高并且質量穩定。 |
59 | 一種3D打印陶瓷漿料及3D打印陶瓷的制備方法 | 步驟:提供黏土礦物粉體和陶瓷粉體;將所述黏土礦物粉體和陶瓷粉體一同球磨,得到復合粉體;將復合粉體與固化材料和分散劑混合,得到所述3D打印陶瓷漿料,提供的3D打印陶瓷漿料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3D打印陶瓷漿料可通過3D打印制備出高致密度和力學性能優異的3D打印陶瓷。 |
60 | 一種3D打印碳化硅粉末的制備方法及碳化硅材料成型方法 | 包括:將原始碳化硅粉末固定置于化學氣相沉積爐中,并將沉積爐加熱到預設溫度;將預處理混合過的氣體通過進氣管道引入反應室,并控制氣體的流量和壓力;在沉積完成后,將反應室冷卻至室溫,并取出沉積了熱解碳層的碳化硅陶瓷復合材料;將獲得的碳化硅陶瓷復合材料破碎與過篩得到3D打印用的粉末材料。能夠解決目前現有3D打印成型的碳化硅材料存在密度低、殘硅含量高、力學性能差等問題。 |
61 | 一種3D打印陶瓷材料用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 | 材料:生石膏40?60g,防腐劑5?15g,白堊10?20g,改性劑10?15g,油基清漆20?30g,固化劑10?15g和乙醇60?80g。通過采用的原料中不含有機成分,使得所制備的粘結劑粘結速度快,粘結力好,不需要高溫燒結,縮減了產品生產步驟和能源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更加適用于陶瓷材料的3D打印成型,而且粘結劑制造方法簡單,應用廣泛,并且能快速高效的對陶瓷粉末材料進行粘結得到陶瓷產品,將極大的促進陶瓷材料3D打印成型在生活中的推廣應用,陶瓷材料3D打印成型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
62 | 應用于3D打印的低收縮光固化陶瓷漿料、制備方法及零缺陷陶瓷制品成型方法 | 包括如下組分:陽離子型光敏樹脂33%?40wt%;自由基型光敏樹脂19?23wt%;陽離子型光敏樹脂活性稀釋劑14?16wt%;自由基型光敏樹脂活性稀釋劑19?23wt%;陽離子型光引發劑3?4wt%;自由基型光引發劑2?4wt%;本發明提供的3D打印陶瓷材料結合光固化3D打印方法,可以實現零收縮、零缺陷、高精度陶瓷材料的快速成型制造。 |
63 | 一種光固化3D打印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漿料及制備方法 | 包括陶瓷前驅體粉體、增強體纖維、光敏樹脂混合物和高分子分散劑。通過在漿料中引入吸光度更低的陶瓷前驅體粉體,可以解決高吸光值的非氧化物陶瓷粉體在光固化成型打印過程中的固化厚度低,成型時間長等問題??梢蕴岣邼{料固化厚度,縮短成型時間,從而有效提高打印成型效率。 |
64 | 一種復合型3D打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3D打印方法 | 包括石墨粉末和碳纖維,所述石墨粉末的目數為70目?1000目,且所述石墨粉末的含碳量不低于99%,所述碳纖維的直徑為5μm?8μm,長徑比為2:1?30:1。涉及一種復合型3D打印材料的制備方法及3D打印方法。能夠解決傳統石墨制品加工難與力學性能低、碳纖維材料應用窄與難產業化問題。 |
65 | 一種基于顆粒級配復合技術的激光3D打印制備碳化硅復合材料部件的方法 | ,包括:(1)選擇顆粒級配的短切碳纖維、顆粒級配的碳化硅粉體和熱塑性有機粘結劑粉體混合,得到多相均質級配復合粉體;(2)采用激光3D打印將所得多相均質級配復合粉體成型為復雜構型碳化硅素坯;(3)將所得復雜構型碳化硅素坯埋入硅粉,在真空條件下進行有機脫脂碳化和液相反應滲硅一體化熱處理,原位得到高可靠碳化硅復合材料部件。 |
66 | 一種直寫成型3D打印用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 所述復合材料漿料按重量計份,包括55?65份粉體顆粒;33.31?43.56份溶劑;0.87?1.12份粘結劑;0.27?0.98份分散劑;其中粉體顆粒為碳化硅、碳黑、碳化硅晶須。本發明提供的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3D打印漿料,定量的加入粉體顆粒、粘結劑、分散劑和溶劑,所得漿料具有低粘度、高固相、流動性好等優勢,可以制造出高精度、形狀復雜和較大結構的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器件。 |